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会活动
传承礼让文化 激发银龄活力 ——枞阳县老科协赴桐城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学会部 被阅览数:

  5月4日,枞阳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县科协分管主席带领下一行7人赴桐城市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座谈研讨等形式,共谋新时代老科协工作发展路径,汲取传统文化智慧,践行“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追求。

  ​​在桐城市老年大学两地老科协召开座谈会,桐城老科协吕建生会长介绍了当地在科普宣传、科技助农(茶)、银龄人才库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经验。枞阳老科协徐国开会长分享了枞阳老科协成立以来开展科普活动的实践成果等。双方围绕“新时代老科协如何发挥优势”展开热议,并一致认为“老科技工作者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科技服务的践行者,应结合专业特长,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中献智出力。”

  ​​在桐城市老科协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先后走进六尺巷、文庙和桐城市博物馆。在六尺巷,青石板路与斑驳墙垣无声诉说着清代张吴两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礼让佳话。老同志们驻足聆听讲解,深刻感悟“礼让谦和、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文庙,古朴的建筑群与儒家文化气息令众人沉浸其中;桐城派纪念馆内,历代文豪的治学理念与家国情怀,则展现了桐城派“经世致用”的文化精髓。枞阳县老科协会长徐国开感慨:“六尺巷的故事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典范,这对我们老科协团结协作、服务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此次行程不仅是一次工作交流,更是一场文化滋养之旅。六尺巷的“礼让精神”与桐城派的“务实学风”,让老同志们深受触动。在博物馆的桐城派文物展区,大家驻足凝视清代学者手稿,感叹先贤“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的担当。枞阳老科协成员纷纷表示,要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融入工作实践,以“老骥伏枥”的热情助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此次跨地交流活动,既深化了两地老科协的友谊,也为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枞阳县老科协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搭建银龄人才服务平台,引导老同志在科普宣传、技术咨询等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为地方发展注入“银发力量”。正如六尺巷故事传递的谦和与进取精神,这支“银龄队伍”正以文化底蕴为底气,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

                                                                                                              (枞阳县老科协/方国红)